“在英格兰,足球比赛都程式化了,如果你不从后场组织进攻,就不算是在用正确的方式比赛,而如果你不是在用正确的方式比赛,那就会被人批评。西蒙尼是防守型足球的杰出代表,他的整个教练生涯都是在马竞度过的。但是认真地说,他在防守方面的才华并不会让他在英格兰受到欢迎。防守是门艺术,防守和控球在比赛中同样重要,但是如果球队没有足够的控球机会,就没法赢得比赛,而如果球队没法取胜,教练就会很快被解雇。”在外界普遍看好利物浦主场翻盘的舆论氛围中,阿勒代斯对西蒙尼的评价很容易被忽视。可以想象的是,如果床单军团未能从安菲尔德全身而退,这对“异端分子”之间的共鸣甚至会被扣上“反足球”的帽子。

两回合双杀卫冕冠军利物浦,马德里竞技时隔三年后重返欧冠八强。床单军团队史曾10次进入欧洲冠军杯/欧冠联赛8强,而其中的5次都是在西蒙尼任内所取得。从1958/59赛季到1996/97赛季,马竞的前五次晋级欧冠八强总共用了39个赛季,到了西蒙尼时代,他们在近7个赛季中5次杀入欧冠八强。

西蒙尼执教马德里竞技已9个赛季,是同时期五大联赛俱乐部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主帅。作为对比,在马竞崛起后便陷入混乱的瓦伦西亚,已在近9个赛季中已经经历了13位主帅,期间只有努诺-桑托和马塞利诺顺利地执教完一个赛季。马竞在西蒙尼治下步入队史巅峰期,他带领马竞两次赢得欧联杯冠军,两次赢得欧洲超级杯冠军,两次进入欧冠决赛。在西蒙尼执教之前,马竞总共只赢得过3座欧战奖杯,唯一闯入欧冠决赛的经历也是充满了苦涩,阿根廷人堪称床单军团的“教父”。

在西蒙尼入主卡尔德隆之前,瓦伦西亚连续数年取得联赛季军,但他们只是占据了“西超”与西甲之间的亚空间而已。2011/12赛季,排名第三的瓦伦西亚队离降级区(20分)比第二名(30分)还要近得多。马德里竞技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人们对西甲“第三极”的印象,他们不仅赢得了2013/14赛季的西甲联赛冠军,还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保持着对皇马和巴萨的强大压力。除了在竞技成绩上取得了突破,西蒙尼时代的马竞还在风格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就。

在床单军团改旗易帜之前,西甲曾是欧洲战术较为单一的联赛。一些来自巴斯克和加利西亚地区的球队较为重视身体对抗,但大多数球队都是主打快速短传的风格,这种情况在Tiki-Taka时代达到了巅峰。在西蒙尼带领马竞登顶西甲的2013/14赛季,他们的场均控球率只有49%,这一数据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一度降低至46%。在2015/16赛季欧冠淘汰赛连战巴塞罗那和拜仁慕尼黑的四场比赛中,马德里竞技的控球率低至22.8%,在不久前对阵利物浦的两回合较量中,西蒙尼的球队分别只取得28%和33%控球率,这是一支“踢着西甲的意大利球队”。

自西蒙尼执教以来,马竞在欧冠当中的零封次数排名全欧第一(38次),在西甲已经用1-0的比分完成了58场比赛,是同期最多的西甲队伍。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在本赛季已经结束的27轮西甲联赛中,马德里竞技只有三次取得1-0的比分,在前两轮连续小胜赫塔费和莱加内斯之后,西蒙尼的球队在接下来的25轮比赛中仅取得过一次1-0,0-0(6次)和1-1(5次)成为了出镜率较高的比分。“二进制模式”失去了效率,马竞的进攻和防守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西蒙尼似乎已经出现了与穆里尼奥、温格相似的问题,即执着于捍卫特权,过去成功的经验使他变得愈发自负,功成名就让他怯于竞争和改变,不知不觉地落入固步自封的陷阱,变得有些固执和不易改变,这成为了日后取得成功的羁绊和晚年无法挣脱的枷锁。

在做客梅斯塔利亚的比赛结束后,西蒙尼曾坦言“当看到1-0比分时,慌乱焦虑的感觉就随之而来”,安菲尔德之战的胜利让他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。当然,马德里竞技在内战中表现糟糕,对阵利物浦时亦暴露出很多问题,西蒙尼的危机并没有解除,舆论对其足球哲学和战术风格的质疑还在延续。或许是连续失败带来的打击太大,或是感受到了“晚期风格”对自身的侵袭,西蒙尼在近两个赛季以来明显加快了主动求变的步伐,马德里竞技的战术也经历了大幅度的动荡。

(图)保持阵型的紧凑,压缩空间割裂对手的进攻,马竞的打法对体能和执行力要求极高。

古典442体系在当今足坛颇为稀缺,西蒙尼对进攻球员防守贡献度又有着苛刻的要求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冠军赛季(2013/14)的主力班底逐渐分崩离析,西蒙尼并没有改变主打442的意思,新援全部要被打磨后塞入“萨基链条”,很多成名的边路和锋线球员来到马竞后都表现挣扎。从曼朱基奇、劳尔-希门尼斯、切尔奇和比耶托,到杰克逊-马丁内斯、盖坦和加梅罗,马竞在2014/15赛季和2016/17赛季遭遇的挫折,皆与新援集体萎靡有关。

(图)启用吉梅内斯打后腰,尝试三中卫体系,西蒙尼为遏制球队下滑的趋势做出了很多努力。

2018/19赛季,马竞庞大的锋线储备依然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,迭戈-科斯塔状态跌落谷底,卡利尼奇和热尔松-马丁斯几乎没什么存在感,传统442打法已经进入死胡同。在这个三中卫打法全面复辟的时代,西蒙尼也曾有意搭上三后卫潮流的末班车。三中卫体系结构灵活、变化较多,非常适合淘汰赛的战术博弈,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后场肋部/腰位的漏洞。在2018/19赛季对阵布鲁日的欧冠小组赛中,西蒙尼变阵352/532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这为其接下来打造“三个半”后卫的防线奠定了基础。

为了实现在家门口捧起欧冠奖杯的目标,西蒙尼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,他不惜在赛季中期否定了夏窗的引援方略(放弃卡利尼奇和热尔松-马丁斯),围绕莫拉塔和卢卡斯-埃尔南德斯打造了一个442切换433/424的阵型,四前锋打法的威力在对阵尤文图斯首回合中体现了出来。令人遗憾的是,在次回合做客都灵的比赛中,马竞失去了菲利佩、卢卡斯-埃尔南德斯和迭戈-科斯塔三员大将,不期而至的伤病潮打乱了他的计划,为欧冠淘汰赛准备的“秘密武器”尚未来得及展力便夭折。

2019夏窗,马竞在“8进8出”的过程中步入了全新时代,西蒙尼也在战术层面继续开拓新边疆。填鸭式建队策略失灵,西蒙尼开始有意围绕核心球员打造体系,向进攻端倾斜更多的资源,努力地在442体系内融入三前锋元素。在赛季首战对阵赫塔费的比赛中,新援洛迪、特里皮尔和菲利克斯进入首发,三名球员恰恰处于马竞进攻体系的关键位置(影锋&助攻型边后卫),菱形442(4312)架构就是这种理念的产物。

在这个全新的体系中,马竞的阵型重心相对靠后,主打边路进攻的传统并没有改变。当迭戈-科斯塔失去了巅峰时期的冲击力和压迫力后,西蒙尼希望菲利克斯和勒马尔能够近距离为其提供支援,顺便起到衔接中前场两线的作用,中路的球员牵制防守,边后卫就能够获得轻松传中的机会。可惜的是,莫拉塔&菲利克斯组合没能打出应有的效率,勒马尔持续低迷,马竞在几场比赛后又回到了“四中场”架构内,他们很快就退出了对联赛冠军的争夺。

(图)西蒙尼认为“四中场能够带来平衡,待局势稳定后就可以让边卫参与到进攻中。”

(图)卫线球员能力下降,马竞中卫与边卫之间的结合部总会被对手利用,西蒙尼不得不压榨萨乌尔和科克这样的中场球员来保护防线。

自阿尔达-图兰离队后,马竞便失去了围绕核心中场组织进攻的能力,对锋线球员个人能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,“边中皆宜”的前锋球员成为推动442向433切换的关键球员。西蒙尼曾将比托洛视作图兰的替代品,西班牙人却存在着攻强守弱、执着于盘带的缺点,终究不是边前卫的理想人选。马竞在防守端投入的兵力很多,两道防线往往会被压制在己方禁区附近,边前卫会退到卫线上参与防守,这意味着他们的中锋必须兼具支点和大范围拉边接应能力,二前锋需要用速度冲开纵深,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守转攻。

(图)能不能把科克和科雷亚摆在合适的位置上,就是西蒙尼在布阵阶段的关键。

2017/18赛季的欧联杯淘汰赛是马竞双前锋战术的最后辉煌,此后,迭戈-科斯塔迅速下滑,格列兹曼离队,当年冠军赛季的成功路径已走到尽头。当双前锋组合不足以打开局面的时候,马竞还需要一名兼具边锋和前锋属性的边前卫来参与进攻,这就是西蒙尼必须坚持非对称442体系的原因。在对阵利物浦的两回合较量中,西蒙尼没有重蹈都灵之战的覆辙,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振奋的信号。考虑到本年度的欧冠缺少绝对热门,很多球队都有难以克服的阵容结构性缺陷,马竞自身的问题并非完全不能解决,疫情结束后的压缩式赛程充满了不确定性,他们有望像当年的“老男孩”切尔西一样冲击欧陆之巅。

自西蒙尼入主马德里竞技以来,西甲联赛的整体风格变得愈发多样,球路直接、立足防守且注重效率的球队越来越多,马竞的打法逐渐被对手摸透,进攻效率低下的问题被逐渐放大。随着英超诸强的崛起,欧冠的竞争趋于白热化,战术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幅度缩短,西蒙尼意识到了主动求变的必要性。从西超杯击败巴塞罗那到双杀利物浦,西蒙尼的球队重拾遇强则强的气质,马竞以牺牲联赛成绩为代价换取了欧冠曙光。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